沈小鹰
原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宿迁市副市长兼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苏州市副市级干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元老之一,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开发区规划方面专家。现为科赛集团高级顾问。
董新保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院长,英国剑桥大学克拉霍学院终身成员。荣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顾问教授,上海东方管理学院和沈阳大学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港澳台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
作为我国著名经济管理专家,董新保教授曾负责筹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系和经济管理学院并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系和经济系主任,期间曾兼任教育部直属工科院校专业协作组组长七年。为我国管理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工业生产率》、《高科技与香港经济》、《沪京港专家纵论上海发展》等1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完成与英国剑桥大学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合作研究课题3项。
和文龙
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研究所副教授、常务副所长,《中德有机农业技术合作GTZ项目》专家。兼任日本AFAS认证中心、日本青果物流研究会、台湾有机农业产销协会顾问。
和文龙教授先后主持了江苏省、上海市《有机蔬菜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有机叶菜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等研究课题。并负责为上海、北京、江苏、安徽、山东、江西、广西和福建等省市进行有机粮食、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肥和有机水产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及基地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主参编《司牧安骥集校注》、《鸵鸟疾病防治》、《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农史卷》、《中国古代畜牧兽史》、《中国近代农业史》、《有机农业讲义》、《有机农业讲稿》、《外部低投入的持续农业》、《农业推广--基层农业工作者指南》等著作10余部。发表《有机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有机农场蔬菜基地建设研究》等论文10余篇。
李肇荣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旅游学院院长。
现任《旅游论坛》主编、桂林旅游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旅游技术经济、旅游规划的研究与教学、旅游管理等。另其主编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一书被教育部列为全国规划教材。先后主持省内外26个旅游规划项目和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该6项科研项目还分别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其主编的著作有:《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广西导游》等。
王迈
高级记者、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原《中华新闻报》副总编,现任《世界游报》(香港)总编,《赤子》杂志高级编审,华夏记者网高级新闻观察家。被新闻界同行称为“怪侠”的名记者王迈,18年间他单骑纵穿神州南北,独身横贯华夏东西,越戈壁,登珠峰,探险北极,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多项第一,于2009年被评为当代徐霞客。著有《红旗插上北极点》、《珠峰生死行》、《雪域丹心》等。
卢水生
苏州市委农村办公室副调研员,苏州市委农办发言人,资深三农专家,也是江苏多所院校客座教授。卢教授对三农问题有深入研究,多次负责起草苏州市农村工作的政策、文件,并参与起草中央农村工作文件,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10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卢教授多篇关于三农的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且作为农村工作顾问受聘于多地政府。其理论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为代表,其担任顾问的乡镇试点的新农村建设在多地已有成功范例,如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苏州吴中区旺山村、苏州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河南光山县上官岗村等等。
胡健
主任记者,历任南京日报社经济部副主任、代主任、综合新闻部副主任、农村•财贸部主任,《金融证券》、《南京税务》、《南京工商》专版主编;南京日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当选 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兼任《新闻广场》杂志主编。现任南京市宣传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两次荣获南京市先进新闻工作者称号;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数十件新闻作品获国家级及江苏省、南京市优秀新闻作品奖;1998年随罗志军为团长的南京市政府代表团出访港澳地区;2007年6月率南京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出席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华文论坛高层峰会;2007年11月荣获中国记协颁发的从事新闻工作30年纪念奖章。
徐殿龙
生于江苏,从戎东北,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分工负责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报道,足迹遍布全国各地。2000年中国十大策划专家,2004年中国十年最具影响力十大策划专家。
方世南
男,1954年6月生于张家港市。198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首批“333工程”培养人选,苏州大学首批“东吴学者”。现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市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国务院环保部环境文化促进会理论干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苏州市专家咨询团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特聘研究员,苏州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学术成果:著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先进文化与小康社会》、《时代与文明》等专著20余部,在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广泛转载和引用。论文《论小康社会的先进文化建设》入选200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策研究室等八家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应中央邀请在中南海怀仁堂参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报告会。除此以外还获得了很多其他奖项,如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五届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2001-200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2007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社科联2005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
张晖明
男,1956年7月出生,江苏南通市人。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物流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方向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1978年2月考入复旦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1月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任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比利时卢汶大学和日本关西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上海联华超市、上海轮胎橡胶(集团)等公司的独立董事和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改革与发展、企业经营与管理创新、城市经济管理问题。曾先后多次访问美、日、欧洲等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大公司。先后主持多家公司的改制或发展战略方案设计,主持省部以上科研项目十多项,并获省部以上科研奖六项。有专著《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解析》、《国有资本存量结构调整研究》、《中国企业集团论》、《现代企业制度纵横谈》、《科技体制创新与跨越式发展》、《率先探索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国资改革十年总结前瞻》等,参与《世界500强》等专著撰稿;在国家级核心杂志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目前正在从事的主要研究项目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家社科基金)、跨国公司的功能与政策研究(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企业技术战略联盟案例研究(上海市软科学基金项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
法律顾问:剑桥人律师事务所
剑桥人律师事务所在上海和苏州均设有营业场所。客户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专长于公司、投资及房地产法律,业绩卓著,颇受司法部和全国律协领导的赞赏和关注。
何 丹 律师:剑桥人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后在美国明尼苏州大学接受专业培训,积累律师从业经验17年。被授予“江苏知名律师”、“江苏省优秀律师”称号,并作为江苏省推荐的唯一候选人参加全国优秀律师评选。
刘志刚 律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法系,后被司法部选派赴英国伦敦大学接受律师专业培训。曾在世界著名的史密夫律师行任职,精通法律英语。
|